合胞病毒|孔繁毅料合胞病毒感染7至9月達高峰 RSV無藥醫嚴重可猝死現7症狀即求醫

兒童健康

撰文: 沈佩珊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1 12:19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1 16:34

分享:

分享:

孔繁毅料合胞病毒感染7至9月達高峰,RSV無藥醫嚴重可猝死,現7症狀即求醫。

【合胞病毒/RSV/RSV病毒/孔繁毅/流感/呼吸道感染】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表示,本港正處於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流行季節,預料7月至9月左右將達到感染高峰期,呼籲高危人士接種RSV疫苗。合胞病毒暫無特效藥可醫,有兒科醫生曾警告,嬰幼兒感染後嚴重有機會猝死,故家長務必多加留意。TOPick根據衞生署及醫生意見,整合合胞病毒症狀、傳播途徑、預防方法,以及與流感的區別,供各位爸媽參考。

合胞病毒|幼兒等4類人士高危

孔繁毅表示,大部分RSV的感染症狀也與傷風感冒的症狀相似,很多人也會對其不以為意。他預料,今年流感季節大機會出現雙高峰,流感及RSV高峰期重疊,有機會雙重感染,後果會更嚴重,呼籲60歲或以上長者、長期病患者、免疫系統不全人士和幼兒等高危群組RSV疫苗。

最新影片:

合胞病毒|症狀

據衛生署資料,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呼吸道合胞病毒,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所引起。在香港,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全年皆會發生。

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致呼吸道疾病,例如氣管、肺部及中耳的感染。這種病毒是引致1歲以下嬰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普遍原因。患者會發燒並有其他症狀,例如流鼻水、咳嗽、頭痛、食慾減退、身體感到痛楚或軟弱無力,及間中會引起中耳炎。

合胞病毒|傳播途徑

合胞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、飛沫傳播,或通過受污染的手、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。潛伏期為1至10天。

合胞病毒|RSV與流感分別

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曾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,RSV與流感感染兩者的病徵相似,都會高燒,惟RSV明顯較多鼻水及咳嗽,而流感鼻水較少。

他提及,RSV更易入氣管,嚴重病例或會併發肺炎、氣管或支氣管炎及出現氣喘等,需打抗生素及用舒張氣管藥。1歲以下、抵抗力低的嬰幼兒較受影響,很多會併發下呼吸道感染,康復時間較長。

合胞病毒|預防方法

家長要教小朋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著口鼻,之後要洗乾淨手。此外,現時取消口罩令,家長可自行去決定讓小朋友是否戴口罩,但如果發現小朋友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,就應佩戴口罩,甚至請假不上學。

此外,提高個人免疫力很重要,要有均衡營養、充足睡眠、做運動、多曬太陽攝取足夠維他命D等,增抵抗力低。劉志成醫生著家長勿過於擔心小朋友中招,始終小朋友不能在保護罩下成長,平常心面對,如發現小朋友患病就看醫生。

中小學測考季即將來臨,TOPick精選名校的中、英、數、常練習題:立即免費下載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推出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,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